佝偻病是缺维D造成的!医生建议给孩子补充的不是钙片,却是鱼肝油(含维生素D)。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广大患者迫切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专家一道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其实1岁以内的孩子大多数不是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因为1岁以内的孩子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低,加上秋冬季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又比较少,从而阻碍了自身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恰恰是帮助钙质吸收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不够,补多少钙都没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从小不爱喝水,只喝可乐、而且爱吃薯条和肉类,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甚至会"赶"走部分钙质。因此,家长们在关注如何给孩子补钙的同时,还应检讨一下孩子的饮食搭配。
以前认为要晒宝宝的屁股和背才能满足宝宝维生素D的需要。但唐普润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最新的观点认为,母乳喂养宝宝,每天只要保证其面部和手部皮肤在户外暴露1~2个小时就可以了。
不因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
由于养育观念的不同,不少老人家对于补钙的观念总有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以前的孩子哪有补什么钙?不照样长得挺好的吗?殊不知现在很多70后由于儿时缺钙,身体上不多不少都存在某些骨骼改变,
无论是佝偻病还是"O"形腿、"X"形腿,一般人想到的原因首先就是缺钙。但谭小华说,实际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说,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其实是维生素D。
据介绍,缺乏维生素D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影响钙质吸收,其后果除了危及孩子的骨骼生长,还会影响肌肉发育和神经兴奋性改变。其中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病主要在婴儿期较为常见,发病最初的表现为烦躁、无原因的哭闹、夜啼、睡觉时常被声音惊醒、出汗多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有些孩子由于汗多刺激头部而经常摩擦,以致在枕部周围出现一圈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