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病程进展缓慢,最短5个月,最长30年, 平均5.5年。
临床资料显示, 即使CT,MRl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其确诊时平均病程已达6~ 7 年左右。其临床特点是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病变沿脊柱向上蔓延, 在肌腱和韧带等骨附着点代谢旺盛处出现慢性炎症和侵蚀,造成肉芽组织形成,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患者多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病久使得整个脊柱韧带完全骨化, 形成骨桥,致使脊椎关节强直。此时可出现竹节样脊柱或驼背畸形, 因肋椎关节强直而影响呼吸。由于病情不能逆转, 致残率很高,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 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许多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期、晚期。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排他性的确诊AS,难以早期诊断。初发时即被确诊者不过6.3%, 3年内确诊病人仅为43.2%,少数病人甚至15年以上才作出诊断。至入院治疗时已有43.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致残,甚至部分患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肺纤维化。减少AS致残率的关键在于及早确诊和正确的治疗。误诊的直接危害就是导致误治。以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而AS则需要患者多运动,防止关节僵硬和强直, 以保持关节的运动功能,起到以动防残的效果。如果将AS患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要求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那么长此以往,患者的脊柱即可出现不可逆转的强直。目前治疗AS 基本上是以对症为主,普遍仅停留在非甾体抗炎药的水平。即使服用柳氮磺吡啶也只是对早期或有外周关节病变的效果好,而对已经强直者的效果较差。由于病因未明,AS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减少AS 致残率的基础就是减少误诊,及早确诊。
误诊严重延误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时机,严重影响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良好预后,所以有临床上一定要注意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和一些相关疾病的相似和不同。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