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肌肉过度疲劳的时候,对骨骼的保护作用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即使不受任何碰撞,也可能发生骨头开裂。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骨裂虽然非常隐蔽,连x光片都查不出来,但其危害却很巨大。
推荐阅读
E
据有关报道,5月10日,火箭正式确认,姚明因为左脚骨裂,将缺席季后赛剩下的所有比赛,这意味着姚明赛季提前结束。
在2008年,“小巨人”姚明突然查出左脚骨裂,不仅将缺席本赛季剩余的所有NBA比赛,甚至还可能缺席举行在即的北京2008奥运会。消息传出,令无数喜爱姚明的粉丝扼腕叹息。
很多人觉得不能理解,姚明这次既不是在激烈的对抗中碰撞,也不是赛场上突发意外,好端端怎么就骨裂了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博士王文指出,当肌肉过度疲劳的时候,对骨骼的保护作用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即使不受任何碰撞,也可能发生骨头开裂。需要提醒的是,这种骨裂虽然非常隐蔽,连x光片都查不出来,但其危害却很巨大。
姚明在球场上的拼抢为骨裂埋下了祸根
肌肉过度疲劳 保护骨骼能力下降
根据报道,姚明是在训练结束之后前往当地医院做检查的。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显示,姚明的左脚骨裂,原因是应力性骨折。火箭队医表示,姚明的脚踝可以通过手术或者保守治疗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如果不做手术只是静养,那么可能需要4个月的恢复期,做手术植入钢钉的话,康复期则在3~4个月之间。
据悉,应力性骨折是一种过度使用造成的骨骼损伤,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将应力传导至骨骼,从而引起骨裂或骨折。可见,姚明的伤不是某一次特别事件所致,而是骨头日积月累承压所致。
王文解释说:“这种日积月累的高负荷导致的骨裂相当隐蔽,在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甚至一般的X光片也检查不出,只有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才能发现,只是骨质间的一条细微裂缝。”所以,球迷不必感到奇怪,两米二六的小巨人可以抵抗与他同样高大的对手的拉扯推搡,却不得不对这不到几厘米的裂缝“俯首称臣”,再次倒在自己脚下。
其实,除了篮球,还有很多运动比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高、跳远以及舞蹈等体育项目,都对运动员或表演者的弹跳力要求很高,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或表演效果,他们多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足部每天要无数次地踮脚、起跳,此时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脚尖上,而且起跳、落地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都会传导至骨骼上,日积月累就可能引起骨裂或骨折。具体到姚明身上,作为最拼命的中锋,140公斤的庞大身躯在场上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已经让他在过去的几年里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先后受伤,并且踝关节、脚趾骨都动过不止一次手术。
踝关节扭伤三周不愈可转为慢性
“姚明左脚骨裂的部位是足舟骨,这在非专业运动员中非常少见。目前来医院就诊的运动损伤患者中,多数属于踝关节扭伤。”跑跳落地不稳、高处跌落、路面不平、不习惯穿高跟鞋等情况下都很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王文拿着模型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在过度的强力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会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甚至可能发生关节脱位。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崴脚脖子的经历,但是多数时候扭伤没几天肿痛就自然消失了,这也让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王文纠正说,每一次扭伤都会损伤关节韧带,虽然一般是部分韧带纤维撕裂,几天便可自然康复。可一旦发生急性踝关节扭伤,肿痛数日不消,若还不加以及时检查处理,撕裂松弛的韧带会卡在骨间隙或关节间滋生炎症,并进一步导致骨刺、软骨面磨损甚至骨裂,弄不好最后也要像姚明一样靠手术才能解决呢!
如果踝关节扭伤时过于严重,或者扭伤后几天仍肿痛不消,甚至蹲下拉伸韧带踝部都会疼痛,王文建议伤者应去医院拍X光片检查是否发生软组织增生,并及时治疗,否则一系列并发症也可能纷至沓来。一般来说,急性踝关节扭伤应至少三周停止运动,避免负重,否则只要三个月,急性便会转为慢性。
运动急救谨记“大米原则”
在运动场上一旦发生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脱位骨折等意外,如何第一时间急救经常运动的朋友需要记住这样一个词――RICE(即大米原则),就可以在运动发生意外时不至于不知所措。这里的RICE不是指充饥的大米,而是受伤后应急的处理方法。王文介绍,RICE代表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是先后用来有效处理运动损伤的小技巧。
R――休息,不时会看到一些头部流血的运动员在简单处理后继续比赛,担架抬下去的运动员没几分钟又在场上活蹦乱跳。应该说,如此“轻伤不下火线”的运动员是一个尽职的比赛者,却不是一个听话的伤员。运动时发生扭伤、拉伤、流血、肌肉撕裂等意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休息,从而避免受到进一步损害。
I――冰敷,需要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周围毛细血管收缩,限制内部血液流动,减轻肿胀,消除疼痛。可用冰袋或冷却喷剂,不要将冰块直接放到皮肤上,应用布裹起来或者放在橡皮绷带上。原则上应冰敷至少半小时,直至疼痛感消失。现在有规定要求体育运动场馆必须配备冰块,伤者可第一时间对伤处进行冷却处理。
C――压迫,还需要对伤者进行压迫处理。在用冰袋进行冰敷的同时,可用弹性绷带来包扎固定,这样也可以对受伤部位产生压迫作用,阻止伤病向邻近区域扩散,从而减轻肿胀。同时注意绷带不要过紧,如果伤者感到刺激、麻木或肌肉变紫,应将绷带放松。
E――抬高,还应确保伤处在略高于心脏的部位,且尽可能保证在受伤24小时内一直如此,这有利于改善伤处血液循环,避免肿胀。当怀疑发生骨折时,应先用夹板固定后再抬高,但有些骨折也是不宜抬高的。
受伤后,伤处通常会出现热、红、肿、痛等症状,正确的应急处理可以加快康复过程,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怀疑发生骨折、韧带撕裂等,应尽快送至医院处理。
小贴士
预防运动损伤
预防运动损伤要注意:
第一,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病史和能力是否不适合从事某项运动,要量力而行。
第二,运动之前不要吃东西。从事紧张的体育运动之前,要给自己的消化系统留出2~4个小时来消化食物,尤其不要吃高脂肪食物和蛋白质。
第三,选择一双合适的鞋。运动中穿的鞋除了尺码合适、穿着舒服外,还应该有一些其他要求。比如有钉的鞋可以防滑,有气垫的鞋可以减震、帮助弹跳。
第四,穿上保护装备。护腕、护膝、护肘、护踝,这些装备可以不让身体关节处的韧带过分松弛,防止扭伤的保护作用不可低估。
第五,先做十分钟的准备运动。运动之前,伸展一下身体,从头、肩、腰、臀、腿到肘、腕、膝、踝,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主要的肌肉或关节。另外,运动开始时要缓慢。
第六,听从身体的指示。如果运动时感到头昏、气短、疼痛或出冷汗,应马上停止。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