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后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这时候你要如何护理呢?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做好腰椎的保健工作呢?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虽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远期效果难尽人意,术后常见并发症有:
(1)感染。术后可见手术切口感染还可能发生椎间隙感染。主要表现是:原有的神经痛和腰腿痛症状消 失,5~14天后发生剧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痉挛,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2)神经损伤。手术中在硬膜外或硬膜内都有可能损伤神经根。
(3)大血管损伤。最常见的是经后路手术时损伤腹后壁大的血管损伤。
(4)粘连与瘢痕。手术部位的神经根与椎板切除后硬脊膜的暴露部分常发生粘连与瘢痕,会留有腰痛或 神经根放射痛。椎管后壁骨缺损处瘢痕组织增生、粘连导致术后再狭窄;血肿机化、粘连及钙化,往往导 致神经根管再度狭窄。
(5)脊柱不稳。部分病人术后腿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 。
(6)脏器损伤。血管损伤时可能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膀胱、输尿管或小肠等。
(7)脑脊液瘘或脊膜假性囊肿。脑脊液瘘多在术后第3~4天时发生;硬脊膜假性囊肿多在术后几个月内出 现腰腿痛,在手术疤痕处或腰骶部有球形囊样物与硬膜粘连。压迫囊样肿物,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腰椎病手术后的回复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床及恢复劳动时间,取决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因素。其次,扶持病人下床站立,和病人离床自由活动的概念也不一。以单纯的后外侧型突出为例,常规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入路,术中只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术后应卧床休息3周左右,以便切口的软组织修复,但不排除早期扶持下站立小便等活动。如果术中同时植骨融合者,术后应严格卧床3个月,待植骨块完全融合,方可下床活动。老年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明显,术中仅取出突出的组织者,术后可较早带腰围固定下床,以避免老人长期卧床的合并症。至于小切口、显微手术以及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者例外。
关于术后恢复工作期限,更应视原工作性质而定。可在术后3个月恢复轻工作。一般办公室工作,可提前至下床活动后,即带腰围恢复工作。强体力劳动者,至少应在3~6个月后。应提醒病人,破裂后的椎间盘即使通过手术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正常情况,劳动中必须有适当的防护。
对每一位手术病人,经治医生及手术医生最了解情况,不可强求一致。早下床者应有适当防护,晚者应注意床上锻炼。术后应根据实际恢复情况和自己的经验,确定病人下床日期及恢复劳动期限,并及时随诊。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