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比较多,例如ct扫描、x线片、核磁共振等都是常见的检查手段,这些检查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检查手段以外,体征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体征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为大家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检查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l、腰部有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一般来说,压痛出现在病变的椎间隙和椎旁(相当于棘突旁约2厘米处),此外,在臀部的坐骨神经出口处也可有明显的压痛;合并有腰肌劳损的患者,在两侧腰肌处有广泛的压痛。腰部的叩击痛主要在下腰部(用拳头用力叩击,主要使腰部深层产生振动,从而出现疼痛)。
诊断依据2、腰椎弯曲度改变:正常人腰部有一个轻度向前弓,而腰椎间盘突出后的绝大多数患者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小甚至消失;除了在侧位腰椎上出现的曲度改变外,腰椎也可以向两侧(或左或右)弯曲。
诊断依据3、腰部活动范围变小:在急性期患者腰部的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腰椎活动受限不是很重。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腰椎受限主要以腰椎前屈、旋转和侧方活动减小为表现。有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腰部动弹不得,有时甚至用双手叉腰,连弯腰穿鞋、拾物都非常困难。
以上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检查诊断依据的相关介绍了,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诊断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此提醒您,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和生活与工作中的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在平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远离疾病的危害。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