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2
对于有些人来说,颈椎疼痛按摩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按摩就成了“致命危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告诉大家,颈椎病的发展是有阶段区分的,对于不同的阶段人来说,情况不同都是不同的,单一的治疗方法并不可取。
专家建议患者朋友,如果出现了颈椎疼痛的情况,不要轻易进行按摩等自疗方法,应该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看颈椎病的情况,再进行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颈椎病不可轻易自疗 三阶段情况有异
从病理角度看,颈椎病是一个连续的病理反应过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椎间盘变性阶段
椎间盘的变性从20岁即已开始。纤维环变性所造成的椎节不稳是髓核退变加速的主要原因。可见纤维变性、肿胀、断裂及裂隙形成;髓核脱水、弹性模量改变,内部可有裂纹形成,变性的髓核可随软骨板向后方突出。若髓核穿过后纵韧带则称为髓核脱出。后突之髓核既可压迫脊髓,也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从生物力学角度看,此期的主要特征是:椎间盘弹性模量改变、椎间盘内压升高、椎节间不稳和应力重新分布。
2.骨刺形成阶段
骨刺形成阶段也是上一阶段的延续。骨刺形成本身表明所在节段椎间盘退变引起椎节应力分布的变化,从生物力学看,骨赘的形成以及小关节、黄韧带的增生肥大均为代偿性反应。其结果是重建力学平衡。这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从病理角度看,多数学者认为骨赘来源于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的机化、骨化或钙化。病程较久的骨刺坚如象牙。后期可有广泛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后纵韧带亦可同时增生。
3.脊髓损害节段
脊柱对脊髓的压迫可来自前方和后方,也可两者皆有。前方压迫以椎间盘和骨赘为主。前正中压迫可直接侵犯脊髓前中央动脉或沟动脉。前中央旁或前侧方的压迫主要侵及脊髓前角与前索,并出现一侧或两侧的锥体束症状。侧方和后侧方的压迫来自黄韧带、小关节等,主要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症状。
椎动脉狭窄真正由于增生和压迫导致很少见。由于MRI及血管减数造影(DSA)技术的发展。目前发现椎动脉在颈椎退变过程中常发扭曲,甚至螺旋状。椎节活动时刺激椎动脉,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使颅内供血减少,产生眩晕甚至猝倒。后方小关节的松动和变位,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增生,关节囊的松弛和肥厚均可刺激位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纤维,产生颈部疼痛。颈椎间盘后壁也有神经末梢支配,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松弛和变性均使末梢神经受刺激产生颈部疼痛和不适。(责任编辑:凳子)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