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腰肌劳损

首页 > 骨科 > 腰肌劳损 > 介绍 > 正文

伤腰又伤心肺 日常别做五个“舒服”姿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20111217

 小时候常被家长教训,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很多时候我们都当作耳边风,听了就忘,然后坚持一些自己感觉舒适的小习惯。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理由。

专家告诉大家,平时就有一些看似舒服的姿势,却会给人带来诸多的健康隐患。特别是以下几种大多数人都会常犯的“坏姿势”,需要特别注意。

1、工作时躺在办公椅上

有人总结过15种“最舒服上网姿势”,其中以蜷缩在电脑前和几乎躺在椅子里最为多见。实际上,久坐时背部不管向前弓还是向后仰,都会让脊柱上的肌肉和韧带发生劳损,可能导致椎间盘老化。此外,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坐着,也很容易诱发颈椎病。

【建议】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工作半小时一定要起身转转;办公椅最好调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的高度;在腰背部放一个卷起的毛巾或者靠垫,能减轻腰椎负担;坐得太久,可以用脚做踩踏缝纫机的动作,或者脚底放一个网球,时常滚一滚,起到按摩的作用。

2、走路时含胸驼背

有些人觉得走路时含胸驼背、脚掌拖地会让他们感觉到“舒服”。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含胸低头,走路时只顾盯着脚下的路,很容易让肺部空间被挤压,影响心肺功能。而拖拉着腿,也会造成关节、肌肉等损伤。

【建议】要想从走姿中获得健康,就需要抬头挺胸,双眼平视,脚尖向正前方,自然迈步。走路时步伐一定要轻快。在走路的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动作。比如轻微扭动腰部,能有效“按摩”内脏,防止便秘;走路时加上揉耳朵、拍打手臂等动作,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站立时一肩高一肩低

当你身处商场或大街上,会看到有着形形色色站立姿势的人们。他们有的两腿交叉四处张望;有的含胸低头玩着手机;有的不停摇摆着身子,站得很扭捏;有的随意倚靠在墙壁、护栏和广告牌上。其实,这些站姿都是错误的示范。歪七扭八的身体会加重某侧肌肉的紧张度,而使另一侧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站久了,不仅会使肌肉僵硬酸痛,还很容易压迫脊椎和周围神经,影响心肺功能。

【建议】正确的站姿应该是下巴稍回缩,腹部微微收紧,重心稍微向前。如果需要长时间站立,可以将一只脚踏在10厘米左右的台阶上,双脚交替休息。人过中年身体逐渐萎缩,姿势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此时应该让耳朵、肩膀、胯部、膝部与脚踝保持在一条线上。

4、蜷在沙发里看电视、躺在床上看书

电视里播放着爱看的节目,在柔软的沙发里随意躺下,捧着大堆零食,这种惬意的生活是简直就是“舒服”的代名词。殊不知,蜷缩在沙发里的姿势,会使呼吸不顺,影响消化,挤压内脏,还易导致腰肌劳损。加上大量吃零食,很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发胖。而躺在床上看书的人,其背部会不知不觉慢慢下滑,甚至有人会以头部和身体呈90度角的姿势来看书。这些错误的姿势不仅容易引起颈椎方面的问题,床上昏暗的灯光还会对视力有影响。

【建议】最好选带靠背的沙发,看电视时加上腰垫,帮助身体坐直。如果身体太靠后而脚无法着地,可以垫上板凳。尽量不要在沙发上使用笔记本电脑,不要在床上看书,如果一定要看,可以在后背、膝盖下和大腿上垫上枕头。书和面部保持一定距离。

5、“享受”坐马桶

不少人都习惯拿着书或者手机钻进卫生间,独自享受难得的马桶时光。美国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天花在卫生间里的时间达35分钟,这个时间还在不断增加。42%的人表示喜欢在卫生间里看报纸、书籍;22%的人爱在卫生间打电话;还有10.5%的人会在卫生间看电视、听音乐等。但长时间坐在马桶上,会给下肢静脉增加负担,造成血流不畅,血管内滞血,引发头昏脑胀。久蹲和久坐还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淤血而引发疾病。

【建议】为了健康,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尽量避免看书和玩游戏。便秘的人可以在马桶旁放个小板凳,如厕时将脚垫高8—10厘米,有助于排便。排完后要缓慢站起来,以免因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老年人上厕所最好不要锁门,以便出现意外时,家里人能够及时发现。(责任编辑:凳子)

相关阅读

  • 唐秀锦

    唐秀锦

    主任医师擅长:骨质增生
  • 张少成

    张少成

    主任医师擅长: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和骨关节损伤、严重创
  • 薛宗林

    薛宗林

    主任医师擅长:骨折
  • 刘建华

    刘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