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枕秃可能是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婴儿常见病,最多发于3~6月的新生儿。父母都喜欢孩子白白胖胖,但肥胖婴儿更容易发生佝偻病。出生才5个月的宝宝夜里老哭闹,头部后脑勺位置掉了一圈头发,心急的父母抱他到医院检查,发现宝宝患上佝偻病,幸好只是早期。
但凡发现婴儿长了“枕秃”,首要考虑是否患上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使宝宝体内钙、磷的代谢失常。这种病的早期表现是精神、神经症状,在6个月以下的宝宝尤其明显。
患病孩子最早的体征是头部出汗很多,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都大汗淋漓,大量的汗液刺激头部,发痒,特别是与枕头接触的部位汗液不易挥发,痒得更难受,小孩睡得不安辗转反侧,头部与枕头产生摩擦,时间长了便形成枕秃。此外,佝偻病的早期症状还有晚上哭闹等。
专家介绍说,婴儿枕秃可能是佝偻病,还有一些小孩秃头的位置不在后脑勺与枕头接触的部位,而是头顶或其他位置,这就不一定是佝偻病惹的祸,应该考虑皮肤感染如脂液性皮炎。
此外,宝宝的哭闹有时是食物过敏引起。如宝宝夜间不停哭闹,家长可先摩擦两手掌,然后用温暖的手掌按住宝宝的脐部,用腕力按摩腹部,就能使宝宝安静下来。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