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其发病部位以腰4~5之间最为多见,腰5骶1之间次之,腰3~4较为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由于椎间盘突出的形式多样化,各个学者的分型方法也较多,各有其根据和侧重面,而从临床实践、病理变化及CT、MRI的发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膨出型
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松弛、变薄、变软,向四周呈均匀性膨出但仍完整者,称为椎间盘膨出,此型患者可有腰部疼痛不适,多无放射性下肢疼,无需手术治疗。
2、凸起型
纤维环内层破裂,但表层完整,因髓核压力高而局限性凸起,凸起物光滑呈半球形。
3、破裂型
纤维环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后纵韧带扩张部及纤维膜遮盖,突出物多不规则,有时呈菜花样或碎片。病程长者,突出物易与周围组织粘连。
4、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片,离开突出的位置游离至椎管中,可压迫马尾神经导致突出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丧失。
5、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以上两型在临床上极为少见,患者仅出现腰痛,无神经根症状,无需手术治疗。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