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一种普遍而且多发的疾病,而且该疾病没有年龄的限制。生活中除了意外造成的骨折外,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骨骼强度降低也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骨折的发生对老年患者来说是更加痛苦的,那么,如何做好老年骨折患者的家庭护理呢?
老年骨折的家庭护理
1.继续牵引
保持平卧体位,抬高患者脚尖朝上,足跟悬空,由骨科医生负责牵引,以保证牵引合理、到位。
2.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牵引期间,要每两小时帮助更换体位一次,夜间亦要每3—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用50%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预防褥疮发生。
3.预防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小,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帮助老人翻身时,同时还要帮助捶背,并鼓励老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此外,老人卧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也有利于呼吸道清洁。
4.预防便秘
病人一定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每1—2天排便一次,如果3—4天未解大便,可给予缓泻药如润肠丸等,如果有便秘习惯者,要进行日常生活调治,每日清晨空腹喝一小杯淡盐水,每日睡前喝一杯蜂蜜麻油水,这样坚持下去,可使便秘得以逐渐消失,保持大便通畅。
5.预防泌尿道感染
老年骨折病人因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结果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特别是女性病人感染率高。所以,家人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000毫升以上水分,增加排尿量,清洁尿道,预防感染。
6.预防关节挛缩
卧床期间要保持适当的床上运动锻炼,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此外,要注意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特别是患肢应始终处在功能状态下,这样方不至于骨折愈后站立不起来。
7.预防抑郁症
骨折后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别人照顾,容易因长期卧床而情绪低落,产生抑郁。因此,家人要关怀和照顾好病人尤其是子女要体贴老人,如果老人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精神上愉快与平稳,通过心理—生理反应,将可以极大地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卧床时间,早日康复。
以上内容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如何护理老年骨折患者,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的承受都有所降低,所以在护理时更要细心。相信只要大家掌握了以上护理要点,老年骨折患者一定会很快恢复健康的。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