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说颈椎病,但是你了解颈椎的构造吗,你最低它由多少块颈椎骨构成吗,你知道要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颈椎吗?
脊柱颈段由7块颈椎骨(如上图所示)重叠连接而成。在7块颈椎骨中,第1、2、7颈椎骨因形状有所差异,有特殊颈椎之称。第3、4、5、6颈椎骨,形态基本相似,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构成,称为普通颈椎。
第1颈椎,也叫寰椎。它由前后两弓及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上与枕骨踝相关节,下与枢椎构成关节。
第2颈椎,也叫枢椎。该颈椎椎体向上有柱状突起,称为齿突,具有枢纽作用,故得名为枢椎。除齿突外,枢椎外形与普通颈椎相似。
第7颈椎,因棘突特别长且粗大,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故又称隆椎。稍低头时,在颈后正中线上很容易看到或触摸到。临床上,常以此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棘突下方凹陷处即为中医所称的大椎穴。
当7块椎体叠压排列在一起时,中间有一个圆形孔道——“椎管”,负责人体神经传递的脊髓便是从这里面通过。在脊髓两侧分别有脊神经从椎间孔向左右分出,用来支配人体正常活动。
第4、5、6颈椎骨
由于颈椎的位置在胸椎和头颅之间,胸椎缺少活动,头颅重量又较大,颈椎既要承受头颅的压力,还要承担自身大范围的运转活动,如抬头低头、扭转颈部。颈椎的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就存在受到损伤和慢性劳损的风险。如果颈部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压力势必过于集中,使颈椎疲劳过度,进一步增大劳损的几率,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颈椎病。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第4、5、6这3节下颈椎更易退行性改变。
全方位保护颈椎:
(1)心理上:
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
(2)身体上: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在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所以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参加工作.不需长期休息。
(3)保养上:
人体犹如一部复杂的机器,时常需要加以保养。尤其是颈椎病,本身就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更要对颈部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学习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加强颈肌的锻炼。
(4)饮食上:
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另外,如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
(5)治疗上: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绝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发。但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操作、作用和适应症,需要有专科医师指导,而且有一定的疗程。切忌病急乱投医,朝三暮四,频繁更换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杂乱并用,不但得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加重病情。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