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腰椎间盘突出

首页 >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 > 介绍 > 正文

椎间盘微创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椎间盘微创术后的椎间隙感染和椎间盘传统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一样严重,虽比较少见,但往往病情严重。1951年由Gieseking首次报告,其发生率为0.1%~4%。随着脊柱外科的进展和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椎间隙感染的报告有增多的趋势,但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如能早期发现和诊断,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

  椎间盘微创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

  有关椎间隙感染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学者认为有三大学说,即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人体自身免疫性反应学说。

  一、细菌性感染

  临床上将椎间隙感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前者多为血源性,后者多为医源性因素。

  (一)原发性椎间隙感染

  据文献报道,脊柱血源性化脓感染占全身感染骨髓炎病的l%。Digoy等人报告每年平均25万人中有1人患此病。细菌感染,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原因和依据主要是:

  1.部分患者患有寒战、高热、乏力等全身中毒表现。

  2.血液及椎间盘组织细菌培养呈阳性。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菌;而另一些细菌作为病原菌如革兰氏阴性杆菌、丙酸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霉菌、念珠菌、埃肯氏菌属、金氏菌族等也有报道。

  3.抗生素对本病治疗有效。

  二、继发性椎间隙感染

  常继发于椎间盘手术、经皮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经皮髓核摘除(PLD)、椎间盘造影、化学髓核溶解术和类固醇药物注射等脊柱手术和介入性检查治疗。

  1.医源性椎间隙感染的发病率为0.2%-4%。1987年Blankstin首次报告经皮髓核摘除(PLD)术后椎间隙感染。此种感染常见原因是有些医院行PLD和椎间盘造影并非在手术室进行,而是在x线室内操作,由于消毒不严格,细菌密度较高,污染机会多,操作中将细菌带入椎间隙。

  2.Fraser等报告了432例腰椎间盘造影,有10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占2.3%。继发性椎间隙感染较多,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

  • 唐秀锦

    唐秀锦

    主任医师擅长:骨质增生
  • 张少成

    张少成

    主任医师擅长: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和骨关节损伤、严重创
  • 薛宗林

    薛宗林

    主任医师擅长:骨折
  • 刘建华

    刘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