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腰椎间盘突出

首页 > 骨科 > 腰椎间盘突出 > 介绍 > 正文

髓核溶解疗法的并发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化学髓核溶解术并发症发生率为l%~3%。mcculloch统计了1.7万例化学髓核溶解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Nordbv统计了1982年~1992年期间的用髓核溶解酶治疗的13.5万例病人,有12l例出现并发症,约占0.090%,死亡率为0.19%。主要并发症有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与出血、椎间盘炎、继发性椎问孔或椎管狭窄。

  一、过敏反应

  发生率0.5%~3.2%。主要有以下三种:

  1.暂时性皮疹:发生于髓核溶解术后数天,一般不需要作特殊处理。

  2.暂时性紫癜或有低血压:常见于髓核溶解酶注射后数分钟内出现,急速静脉注射后可迅速消退。

  3.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荨麻疹、严重低血压、支气管痉挛等,应紧急给予静

  脉注射激素。国外有因严重过敏反应而死亡的报道。

  二、脑、脊髓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部并发症、蛛网膜炎、迟发性横断性脊髓炎、马尾综合征,发生率为0.06~%~2%%。

  三、椎间盘炎

  可为感染性椎间盘炎或无菌性椎间盘炎。前者对抗生素有效,后者原因不清,表现为剧烈的腰背痛和椎间盘高度显著减小,发生率为0.05%~1%。

  四、继发性椎间孔或椎管狭窄

  化学髓核溶解术后约有50%的病人发生椎间隙变窄,椎问盘的高度平均下降15.8%~50%,导致椎间孔变小,压迫神经根。由于椎间隙减小,硬膜外结缔组织形成,可引起局部椎管狭窄,称为化学髓核溶解后的椎管狭窄症。表现为化学髓核溶解后早期症状明显缓解,但后期又出现原先症状。1975年,Watts报道化学髓核溶解后1~2个月优良率为88.4%,6个月~2年后降为59%,其中主要原因为继发性椎间孔或椎管狭窄。

  • 唐秀锦

    唐秀锦

    主任医师擅长:骨质增生
  • 张少成

    张少成

    主任医师擅长: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和骨关节损伤、严重创
  • 薛宗林

    薛宗林

    主任医师擅长:骨折
  • 刘建华

    刘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