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医学院的c. h. evans博士等人发现,在不使用任何支持性生物材料的情况下,给实验性股骨骨折新西兰白兔直接注射含有人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可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示意图
evans博士等通过外科手术造成新西兰白兔股骨部分缺损,然后向缺损处注射含有人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或一种荧光素酶基因的腺病毒载体。8周后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并通过放射显影观察骨折愈合情况12周。在第12周时,对已修复的组织进行生物力学检查。
放射学指标表明,接受bmp-2基因的动物在7周后骨骼上的病灶愈合;而接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动物则未愈合。组织学检查表明,接受bmp-2基因的动物出现贯穿骨骼缺损病灶处的骨化,而对照组中绝大多数缺损处只出现了纤维化和稀疏的骨化。在治疗12周后,对照组动物仍未出现“稳定愈合的放射学迹象”。
evans博士等人认为:“注射bmp-2基因导致难以愈合的骨质病灶愈合,这种运送到局部的生长因子基因可能比纯化的重组蛋白更有效。”他们特别指出,基因疗法不会象外科手术那样进一步损害受损组织的完整性,并可能只需要注射一次。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