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6
导读: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下面就介绍一下骨折复位的方法是什么?
骨折复位的方法包括:
一、牵引复位
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二、手法复位
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三、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1.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2.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3.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4.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5.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6.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责任编辑:勾勾)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