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4
导读:10月15日世界疼痛日来临之际,骨科专家提醒中老年朋友,要对脊髓型颈椎病的预防、保养和治疗予以特别的重视。
专家称六成颈椎病为脊髓型
专家介绍,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综合病症的颈椎疾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在所有颈椎病患者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数量约占6成,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造成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间不稳定、骨刺形成、外伤引起中央型椎间盘后突;在原来椎管就很狭小的情况下椎体继续活动,突出的混凝土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压迫脊髓,形成一系列临床表现。以下两种具体情况最易造成脊髓型颈椎病
当外伤(也许是轻微的外伤)存在时,颈椎间盘破裂所致。颈椎间盘破裂,同时髓核突出或脱出,与颈椎的骨刺共同在颈椎伸屈活动中刺激、挤压脊髓;特别是椎间盘不稳时,突出物刺激脊髓更严重。另外。颈椎体间的不稳定及骨剜、突出的椎间盘等组织刺激脊髓的外周组织上的交感神经,使得其所支配的脊髓动脉痉挛而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则脊髓的代谢及营养将出现障碍,继而出现脊髓组织退化或坏死变化而导致一系列神经症状。
另一种情况则是颈椎管狭窄,即颈椎体后部形成的骨性管道,由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发育性因素(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造成椎管的管道前后径小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正常不能小于13毫米),或者小于其与椎体矢状径比值0.75界限,使得其中脊髓组织的活动余地减小。当原发病变进一步发展,或者遇到即使是轻微的外伤时,脊髓即发生挤压伤,所导致的一系列改变及临床表现将不可避免。
支招:如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微创的方法最为稳妥,且效果显著。新型的射频靶点热凝微创技术,在治疗颈腰椎病更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以适应性强且抗复发等优点让许多患者所接受。该技术仅用一根0.5毫米的穿刺针,直接穿刺到发病部位,进行热凝温控治疗,热凝不仅能快速地将突出髓核变性、凝固、收缩直至消失,迅速减低椎间盘内压力,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还能使纤维环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收缩,致使断裂处愈合,并达到自身重建作用,有效制止了突出的复发。治疗后症状很快减轻和消失。(责任编辑:林雨芬)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