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发生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果做不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要特别引起父母的注意,对于这种疾病要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了解患儿的早期症状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做一下具体介绍。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二)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三)其它表现: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佝偻病的症状吧。
1、初期
多自三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早期佝偻病的症状可常有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常见的佝偻病的症状。枕秃也较常见。同时佝偻病患者可有轻度的骨骼改变体征。X线片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2、激期
佝偻病的症状还可常见于三个月至两岁的小儿。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佝偻病的症状。同时佝偻病患者可有中度的骨骺改变体征。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等佝偻病的症状。
3、恢复期
活动期经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佝偻病的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加厚。血钙、血磷、硷性磷酸酶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知道了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以后,就是广大的父母们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了,密切注意孩子的变化,有以上所述的情况要及早的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切莫忽视。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