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骨折

首页 > 骨科 > 骨折 > 治疗 > 正文

几种骨折后固位方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3日

几种骨折后固位方法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骨折呢?一般是骨骼受到外界强烈的击打时,骨折会带来强烈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救治的话,骨折的部位还会发生移动错位,甚至骨折后还会出现骨折炎。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骨折一旦发生要及时救治,避免不必要的病情恶化。以下是小编给总结的几种骨折后固位方法:

1、石膏固定:石膏外固定单独应用,多用于稳定性骨折,也常作为内固定术后辅助固定。其优点是价廉、塑形好、使用方便、固定牢固、效果好。

2、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外固定适用于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等骨折,对关节附近的骨折和股骨骨折不宜使用。其优点符合动静结合的生物力学原理,价廉,随时可以调整,具有复位固定作用,使用也很方便。但要随时调整松紧度和观察肢体血供。

3、支具外固定:如腰围、颈围、外展支架、托马氏架等。仅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术后辅助固定。

4、外固定器固定:外固定器靠固定针将骨骼和固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系统,组合成外固定器的内在稳定性和与骨折断端间的稳定性。它可以使两骨折断端撑开起牵引复位性作用,也可以在骨折复位后起加压固定作用,并随时可以调整其加压强度。其主安缺点是针道感染。

怎样锻炼才能有助于骨折的恢复?

第一阶段是骨折后1-2周,这时骨折断端尚不稳定,血液循环不好,可能还有水肿。可将伤肢远端适当抬高,在肢体远端做轻度按摩,肌肉做轻度收缩活动,如握拳、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

第二阶段是骨折后3-4周,伤肢的疼痛基本消失。这时可做更有力的肌肉收缩活动,还可做伤肢未固定关节的自主活动,如腕、肘关节固定时要进行同侧肩关节的锻炼,以防发生粘连引起肩周炎。

第三阶段是骨折固定去除之后,这时除了继续原来未曾固定部位的活动外,重点要转移到曾被固定关节的锻炼。关节不能做主动活动时,可由他人或伤者本人帮助进行被动活动。

被动活动的动作宜轻柔,用力要适当,活动范围逐步由小加大,不能引起疼痛,以防拉伤、扭伤。关节活动有改善时,要多做主动活动,并逐步加大活动范围,延长时间,以不产生疲劳和疼痛为度。

骨折后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能有效的防止骨骼错位,尽量的减少了骨折对身体的伤害以便及时到医院救治。根据骨折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救治方式是我们有必要学习的常识,避免在突发的情况下能进行临时的救治,希望大家好好阅读,认真学习骨折常识,最后也预祝骨折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 唐秀锦

    唐秀锦

    主任医师擅长:骨质增生
  • 张少成

    张少成

    主任医师擅长: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和骨关节损伤、严重创
  • 薛宗林

    薛宗林

    主任医师擅长:骨折
  • 刘建华

    刘建华

    主任医师擅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