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造影(myelogr印hy)又称椎管造影。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重要检查,以其所用造影剂不同而分两种:脊髓油溶性碘剂造影和水溶性碘剂造影(离子型及非离子型两类)。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x线、CT或其他影像检查设备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管结构和形态变异的临床诊断技术。但由于碘油注入椎管内不易吸收及产生并发症,现己很少使用。
腰椎间盘突出的脊髓造影表现
(一)正位影像
正位影像与椎管结构相一致,显现节段性改变,在椎弓根水平椎管最窄,椎间隙处最宽。因神经袖形成的突起,如同峰状,在腰椎图呈30度一60度角(图4—1)。
椎间隙平面的硬膜囊压迹,正位向上可见硬膜囊左缘、右缘或双侧缘局限性凹陷或类似缺陷,双侧者有的以一侧为重,有的双侧对称,仅有细条状造影剂与远端相连。中央型较大的突出可致硬膜内的造影剂呈中断样改变;小的中央型突出可造成硬膜囊中间圆形充盈缺损。游离性髓核碎块所形成的压迫可在椎间隙平面上方或下方。
(二)侧位影像
椎间盘平面造影剂不完全梗阻;椎体后缘椎间盘平面硬脊膜受压,其压迹可深达3mm。 硬脊膜前间隙(以腰4,5间隙增宽最有意义)可达3~4mm。多个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者硬膜囊前缘可呈(图4—2)波浪状改变。
脊髓造影(水溶性碘剂)左侧骶N根受压(侧位)
(三)侧位过伸、过屈位影像
过屈位多数硬膜囊受压且压迹明显。过伸位侧变化不大。
(四) 神经根鞘袖受压迫而充盈不良、不充盈、缩短以及硬膜囊的夹角增大或减小。硬膜囊压迫和神经根鞘压迫征象可单独出现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