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等原因,近年来颈椎病患者明显增加。上班族的颈椎病绝非一日之寒导致的,属于慢性疾病,在治疗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两类。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大多数的医学专家主张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二至三种方法,同时施行。
根据受损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如下五类。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1、颈肌型
病变:颈肩肌群软组织损伤、气血郁滞;
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
颈部强直、疼痛,或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
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
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神经根型
病变: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4~7颈椎;
高发年龄段:30~50岁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3、椎动脉型
病变: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
高发年龄段:30~40岁
主要症状:
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
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4、交感神经型
病变:各种颈部病变激惹了神经根、关节囊或项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末梢;
高发年龄段:30~45岁
主要症状:
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
眼胀、视物不清;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
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
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5、脊髓型
病变:颈部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
高发年龄段:40~60岁
主要症状:
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
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6、混合型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类型同时存在。
由于颈椎病的症状各异,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症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帮助确诊,否则延误诊断,耽搁治疗。一旦诊断明确,我们就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疗。由于颈椎病病程比较长,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明确自己所患上的是哪种类型的颈椎病,将对于自疗或就医都会有帮助。患上颈椎病,不可不以为然,拖至不管严重可能会导致瘫痪。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