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那么腰椎间盘是什么?为什么它突出后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首选要对腰椎的构成有所了解。腰椎共有五个椎骨,两椎体之间由软而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构成椎间关节,这种结构使腰椎骨之间可前后左右弯屈及小范围旋转。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的。软骨板为覆盖纤维环和髓核上下两面的透明软骨,它与椎体骨紧密相连,将椎间盘限制在上下两个软骨板之间。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构成菱形,牢固地附着在上下软骨板和椎体骨缘上,可耐受各种压力,限制椎体之间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并能缓冲外力,吸收震荡。髓核是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大量的水分所组成的半胶体,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和软骨板之间,随外力作用而改变形状和位置,并将外力平均传导到纤维环和软骨板上,使其对纤维环及软骨板的压迫降到最底,有效的保护了后两者。
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起纤维环破裂,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后方,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属西医学病保,中医无相应病名。散在于“腰痛”等病中,这里不再多述下面重点述说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治疗:
1、肾精亏损,筋骨失养
腰背腿酸无力,疼痛绵绵,喜揉喜按,遇劳则重,休息减轻,反复发作。或有耳呜耳聋,运动迟缓,足萎失用。若伴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肾阴不足;若伴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舌淡而润,脉沈弱,为偏肾阳虚。
2、跌仆闪伤,气血瘀滞
腰背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若病久者,病势稍缓,经久不愈,可时发时止,遇劳或闪挫,病势增剧,或面见黧黑,唇甲青紫,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沉弦。若新病者,为急性跌仆闪挫所致,病势剧烈痛处如锥刺刀割,或腰痛微热,轻则扶腰跛行,重则行动不能,面部苦痛皱眉,舌淡紫或无变化,脉弦、紧或沉涩。
3、久内侵,阻遏经络
腰背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行动迟缓,遇寒湿则加重,得温热则缓解,虽静卧、休逸则疼痛亦难缓解,甚则加重,其病史一般长,且渐渐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
偏于寒者,痛处剧烈,筋脉拘急;偏于湿者,身重,肌肤不仁。
上症寒湿郁久,可化湿热,则见痛处觉热、遇热、遇湿则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小便赤短,舌红苔腻,脉濡数,此为寒湿之症。
建议你最好在本地找有经验的颈腰椎病专科大夫诊治,只要没有钙化建议服用颈腰骨康丸治疗。如要我本人帮助,请进入诊室祥谈。(责任编辑:曹妩铭)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