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颈椎病是一组综合征,其概念为: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与之相关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颈椎病。
颈椎病的发生与其生理功能及解剖特征有密切关系,颈椎活动范围大,负担头颈活动的主要应力,所以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尤以第5—6和第6—7颈椎为多见。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正常椎间盘髓核含水80%,纤维环含水65%,随着年龄增长,含水量渐少,失去其韧性和弹性,纤维环变薄,在外力缓慢作用下即可造成椎间盘纤维环膨出、破裂或髓核突出和椎间隙狭窄。继之引起椎间各韧带及小关节的关节囊松弛,椎间盘空虚,椎体间不稳。尤其当脊柱运动时,失去稳定和支持重量的作用。
椎体的异常活动常可使颈椎各关节增加创伤磨损机会,久之致局部小出血、水肿。最终导致锥体上下绕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或钙化骨化。
以上的病理变化均可造成椎间孔变小及报管狭窄。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的相关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颈椎病。
在患有颈部疾患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是否患了颈椎病。实际上颈椎退行性疾患是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很相似的疾患,只有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才可以进一步得出诊断,所以对于其他颈椎退行性疾患本手册也有涉及。
颈椎病常见于中老年,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疼痛,重则行走时出现踩棉花样感,双下肢沉重、发紧,或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检查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可以引起类似颈椎病的颈椎退行性疾病还有: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报管狭窄症、颈椎不稳症、颈椎黄韧带骨化症、颈椎小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等。(责任编辑:叉叉)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