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在中年30-50岁最高。医学院209例病人中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占34.92%,近年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我们临床见过9岁的病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诉说在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致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患者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呈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跛行吗?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长期反复的腰痛,酸困,继而出现间竭性跛行。严重的就会出现持续性跛行,最终直接导致对身体造成更大的负担。
可能会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骨关节炎,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
间歇性跛行主要为椎管狭窄所致,所以在治疗上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比较彻底的方法为手术治疗,而微创手术(特别是介入)可能由于手术视野的局限,效果往往不如传统意义上的手术治疗,当然即便是手术治疗,前提也应该是在椎管狭窄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才考虑。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